壕掷46.6亿入股申通,阿里巴巴到底在下什么棋?

 

 

作为电子商务的衍生物,物流行业成为一块被各大巨头争相夺取的香饽饽。六大物流公司:四通一达加顺丰几乎占领物流业的半壁江山。然京东也不甘示弱,自建物流体系,扩招近万人员工,随着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算法的提升,京东物流也自成一派,成为六大物流之外的一家有资格称得上覆盖全国物流体系的公司。

物流作为网购的重心,淘宝这个电商大鳄自然也不会拱手相让。这不,马爸爸又出手了。

 

申通快递311日发布公告称,德殷投资、陈德军、陈小英、阿里巴巴网络技术签署了《框架协议》。德殷投资拟新成立两家子公司(公司A和公司B)德殷投资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对新公司出资或转让股份给新公司。

转让完成后,德殷投资持有新公司A51%的股份, 阿里巴巴将持有新公司A49%的股权,实际控制人通过其控制的新公司 A 持有公司 29.90%的股份;实际控制人德殷投资持有新公司 B100%的股权,实际控制人通过其控制的新公司 B 持有公司 16.10%的股份;(3)德殷投资直接持有上市公司 7.76%的股份。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转让前德殷投资持有申通快递股份的53.76%,陈德军、陈小英对德殷投资百分百控股。

 

 

 

此次转让完成,意味着阿里的触角将继续深入,加深对物流版图的扩展。曾称绝不会做物流的阿里,入股申通已是阿里第N次“打脸”,可见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还是让马爸爸坐不住了。

 

与京东抗衡,阿里选择全产业入股

随着电商业的发展,物流作为网购的重心要地,京东很早就意识到物流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开始烧钱自建物流体系,正式独立运营物流业务。对于京东的举动,马爸爸评价说:“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是方向性问题。京东自建物流员工太多会把自己拖垮。”

眼看物流市场瓜分殆尽,倔强的马爸爸也按耐不住了,既然不看好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那么靠资本并购无疑是好的选择。

2013年,阿里与银泰集团、宅急送、汇通等多家公司联合成立了菜鸟网络科技公司,马云担任公司董事长,张勇任首席执行官。

 

 

 

20155月,阿里宣布联手云峰基金,战略投资物流快递企业圆通速递。企查查显示,阿里在圆通快递占股11.06%

 

 

 

同一年,阿里进一步对百世汇通进行投资,投资金额为377.98万元,占股比27.43%

 

 

 

随后2018年阿里对中通快递进行战略投资,以13.8亿美元持股近10%

加上此次入股申通快递,阿里在物流投资方面正式集齐“四通”(中通、圆通、汇通、申通);还记得刚刚成立菜鸟联盟时马云明确表示“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永远不做快递”,这样看来,阿里走的的的确确是“资本运作的物流之路”。

 

 

 

AB公司资本配置,合理降低股价风险

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由此可见,快递公司和物流行业的下一波红利才刚刚到来;从张勇2019年公布的51000亿投资计划中可以看出,入股申通只是第一步,阿里将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数据技术研发、智能仓储配送等方面;

这一做法也恰恰印证了经邦国际创始人薛中行老师所讲的“股改中顶层布局是首要任务”;因此,入股“四通”不是阿里“脑门一热”的临时起意,可以说,阿里对于物流的全面布局早已写在规划书中,以核心技术为主导的全新物流业态正在阿里的每一步棋中明朗布局。

而此次阿里对申通46.6亿元的投资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是:通过直接持股新公司A49%股份,进而间接持股申通快递14.65%的股份。

通过建立新公司A、新公司B来完成股份转让的战略布局,薛中行老师分析,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中规定:持股百分之五以上者必须公布信息,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百分之五时,应在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予以公告。

在此期间内阿里是不能再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如果此时市场得知阿里大举买入申通股份,必将推高申通股价,阿里继续买入则价格会更高,引起不必要的股价异常波动;

另一方面则涉及到实际控制人持有股份变动,若实际控制人抛售公司股票需要事先发布减持计划,一般实际控制人减持是一个利空消息,也势必会导致股价的异常波动;

因此,通过建立新公司A、新公司B能很好的规避阿里大举购入带来的繁复流程和对股市的波动,这个例子也很好的提示企业家们,总公司整体的上市、收购、并购等是相对“盲目”的选择,也容易将自己的企业陷入不必要的风险之中,那么如何合理布局股权模式,在公司的各项业务开展中既能达到预期效果,又能合理规避风险?企业家们可以在《经邦动态股权落地咨询方案班》中寻找到答案。

 

- 课程要点 -

1、顶层设计

作为股权布局的“兵法”,如何做好顶层设计,设计企业的未来?

2、股权布局

如何布局企业的股权架构,把握控制权,规避企业的股权风险?

3、员工激励

经济下行的资本寒冬,如何通过股权手段做好员工激励,经营人心?

4、家族传承

家族企业怎样做大做强做规范,实现百年传承,确保基业长青?

5、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的老、慢、后,如何借助股权力量实现转型升级,坐稳行业龙头的地位?